在我们用台钓方式垂钓中,钓组主要可分为两个部分:钓竿和线组。其中线组又包含有主线、漂、子线和鱼钩。想要钓好鱼的朋友都知道,其实这中间的搭配相当重要,任何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无论你其它的地方做得如何好,结果都只会是功亏一篑。而这个搭配的黄金点就是我们常常谈及的钓组中之“平衡点”。
一、钓竿
钓竿因生产商家所用的材料和工艺不同,各有千秋。按竿节组竿方式可分为振出(拨节)式和并继(插节)式两种;台钓竿中按调性不同又可分为先调子,本调子和胴调子;根据鱼竿的硬度不同又可分为软、中硬,硬调、超硬 和极硬等,往上还有更硬的战斗竿系列。
拨节竿顾名思义,鱼竿在组竿时属于由内向外一节节抽出来的,这是我们最常见的,它的优点在于收起来后成一个整体,使用时拨出方便,相对而言比较适合于野钓,中大鱼后即使出现了拨河的状况也只是扯断鱼线而很少带走鱼竿的节。不足之处是因为各节之间很难做到完美的整体配合,搭节处因材料工艺等方面的原因容易出现一些缺陷,比如中鱼后易形成死弯。插节竿常用于竞技钓中快速攻小鱼,因其轻巧中鱼后手竿好又不易出现死节而倍受竞技钓手喜爱,但是因容易被扯走竿节不适合对象鱼不明的大水面野钓。
台钓竿中的先调子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八调的鱼竿,这种调性的鱼竿抬竿时刺鱼快,中鱼后控鱼好,理论上来说是应用范围最广。但是由于它并不具备很好的弹性与柔韧度,在刺鱼控鱼的过程中往往对线组的伤害也是最大的。而胴调子(四六调的鱼竿)相对而言恰恰与先调子相反,虽然在刺鱼时会稍慢于先调子,控鱼上也不及先调子自如,但是它恰恰因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在中鱼后象弓一样发挥出整体协调的作用,让线组得到了极好的缓冲和保护,能使一副线组在垂钓中发挥出钓上最大鱼的潜能。本调子(三七调)鱼竿介于两者之中,也是我们在野钓中选用最多的鱼竿。
软竿、硬竿和战斗竿,这是相对于竿自身的硬度而言的,一般来说竿越硬,对竿的材料要求越高,而且竿壁也就越厚,造成了竿的自重越重。软竿柔韧,整体受力性好,对线组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硬竿刺鱼快,控鱼更自如;战斗竿是搏杀大体形鱼类时的得器。
二、线组
线组由主线,子线,漂和钩组成,线组的平衡在于这四个组成部分的合理配备,也是整个钓组中找准平衡点时最重要部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追求最大拉力值时找到最灵敏的组合。
主线。用于连接钓竿与子线,是线组中的灵魂。主线一般根据垂钓者所选择的对象鱼的大小而选择,对象鱼大主线用得就粗,反之则主线用得细;鱼口好时用的粗,反之则用得细;气温水温高鱼劲大时用得粗,反之则用得细。同时,主线的选择会影响到漂的选用。更是制约子线的选择。还有就是主线的选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线组的灵敏度,理论上主线越细,切水性就会越好,信号传递时受到的阻碍也就越小,线组就会越灵敏。主线选用的矛盾点在于:线粗则影响影响线组的灵敏,细又会造成子线的选择范围缩小,甚至有可能切主线而跑鱼且失漂。
子线。又称为脑线,用于连接主线与钓钩,是线组中的焦点。子线的确定原则上同主线一样也是取决于所钓的对象鱼,但同时又取决于所选用主线的大小。子线是线组中最薄弱的环节,子线的承受拉力的极限值也就是整个线组承受拉力的的极限值,所以,子线堪称线组中的关键,是最易勿受损、更换最频繁的部位。子线的选用对线组的灵敏度影响很大,子线在不影响鱼把饵吸入嘴里的前提下,越粗在线本身弯曲时兜水的阴力越大,造成漂在下沉时的受力越大,信号产生就会更明显,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更灵敏。子线除了粗细对灵敏度有影响外,其长短也会对灵敏度造成很大的影响,理论上子线越短线组越灵敏,越长则信号越弱。子线选择的矛盾点在于:子线细易被鱼吸入口中但是对灵敏度会大打折扣,粗了对于灵敏度会有提高但是对象鱼在吸入的过程中会增加一些难度。子线短灵敏度高但鱼就饵会有一些影响,子线长时能降低鱼就饵时的警惕性也易于鱼吸食入口,但灵敏度又会有所降低。
漂。在很多的时候,我们把漂叫“浮标”,用来提示它在线组中的重要性。漂是线组中的眼睛,也是线组中最昂贵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副线组中与主线存在直接关系的除了子线就是漂,主线一经选定,就要决定与之配套的浮漂。漂根据主线的大小和垂钓水域的深浅而选用,最重要的第一要素就是要保证漂所产生的浮力能将水线绷直,但是过大的浮力又会因鱼就饵拉动漂难度过大而对线组的灵敏度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另一个要素就能充分反应出鱼就饵的信号。漂因水深浅不同一般也会用得不一样,再有就是漂型的选择对不同的水深和不同的对象鱼也有很大的讲究,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漂选用的矛盾在于:漂大则坠重利于抛竿到位打出快的频率但是灵敏度不一定很高,漂小灵敏度增加但是针对主线略粗或者有风抛杆又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钩。钩是线组中的最前缘,直接挂饵上阵与鱼口搏杀,堪称线组中的“刀锋战士”。钩的选择包括三个方面:大小、钩型和钩条的粗细。针对对象鱼选择主要是钩的大小,而我们更重要的是针对于钩与子线匹配的选择,因为子线是线组中最脆弱的部分,与之匹配是一个随鱼情水深鱼口等变化而动态变化的过程。钩在选用时的矛盾点在于:钩如果过于太硬则不利于对子线的缓冲,太软又会常常直钩走鱼,太大又不便鱼顺利吸入口中,太小却可能不能正常刺中鱼而从鱼口中拉出等等。
其实我们所有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一条鱼!由此,选择平衡时当然也是围绕所垂钓钓点的鱼情来下功夫动脑筋。
首先,我们要对所垂钓水域有所了解,针对鱼情选择好所用的钓竿。一般来说在水不是太深、鱼的体型和鱼的力道都不是很大的水域适宜用较硬的竿快攻;如果鱼偏大一点、水再浅一些则考虑选用稍软一点的竿,虽然中鱼速度慢一些但是利于线组的保护;如果水域里的鱼体型巨大,那么又要考虑用极硬的竿甚至战斗竿了,毕竟硬竿在控大鱼上会有绝对的优势。
其次,根据垂钓水域的深浅、鱼的密度,鱼体形的大小、鱼口的好坏和所用的鱼竿选择主线的大小。水越深,信号在传递的过程中受到的阻碍就越大,因此当垂钓水域水深超过1.5米后,一般来说主线的选用要比1.5米时所用的线适当细一点会提高组线的灵敏度;鱼密度不大或者密度一般吃口很轻时,也要选用较细的主线;鱼大则主线应该用得大,鱼小则宜用小的主线;竿软可用较细的主线,竿太硬当然也只能选择粗一些的主线。
其三,根据垂钓水域的鱼情、深浅和选用主线的大小而配用合理的浮漂。浮漂选用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在能正常反应出鱼吃食的前提下漂越大越好。一般来说,深水多用大一点的长身长尾漂,浅水一般用短身的小漂。主线大则用漂要大一些,鱼口生也可适当选用较大的浮漂。
其四,根据选用主线的大小和对象鱼的种类以及鱼口的生滑不同选择子线的大小及长短。子线的选用原则上绝对不能越过主线的拉力值,所以子线一般选用比主线的号小两至三个型号。同时要根据所垂钓鱼情不同而定:钓大鱼应该选用粗一些、长一些的子线,钓小鱼的子线细而且也要适当地减少其长度;鱼的吃口好坏是选用子线最应该考虑的因素,鱼口很滑、吃口差时,不论鱼体形的大小都应该尽可能选用细一些柔软一点的子线,这一点就要求子线的质量一定要更好,所以本人认为,一副好的线组中最不能省钱的地方就是子线。
最后,根据所选用子线的大小和所垂钓水域中鱼的种类、体型、鱼口生滑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钩的大小、钩型和钩条的粗细。鱼大则钩大,鱼口滑则用细条小钩,鱼口生猛,摄食积极的地方可用粗条钩。在水域里鱼的体形大小不一致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用大一点的子线,但是用小号一点的粗条钩,这样既考虑了小鱼入口,又最大可能抓住大一点的鱼。
各环节选择已是复杂而且又矛盾重重,组合出一套适合某一特定水域的钓组当然就会更加不简单。这就要求钓者自己对水域、鱼情、鱼口和自己钓具的足够了解,仔细分析,慎重考虑,平衡决择。当然,钓无定式,所有的水域、天气、鱼情等因素都是千变万化的,这也就要求我们钓者灵活多变,最大可能在重重的矛盾中寻求一个最合理的钓组配置,这也就是我要说的“钓组中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