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塑胶聚合物还没有发明以前,人类究竟用什么来制造钓线呢?根据记载,钓线可能是源于日本,他们采用来自中国的蚕丝,将数股捻成一线称为天蚕丝。在江户时代,基于男性至上的心理作祟,更有人剪下艺妓的发丝作为垂钓的钓线。西方的记录则是剪下马尾的长毛,作为钓鲫鱼的名贵线材。在科学尚未萌芽的时代,一切物质全赖大自然供应,就地取材是最佳办法,例如地中海岸产一种会吐丝将自己粘牢在岩石上的二枚贝,模样很象中国的淡菜(俗称干仔),西班牙人取其丝织成美丽的衣裳。价值非凡。这种丝应该也是垂钓的好道具。此外夏威夷土著的蛛网丝、南洋的琼麻都是可以充当的渔线的材料。
尼龙的发明是近代史上的一大创举,它给纺织、国防、民生带来了**性的震憾,尤其将尼龙油制成线,充当垂钓用的线,不但是钓鱼上划时代之盛事,同时也为钓鱼运动的发展写下了新的一页。 最早产制尼龙钓线的是美国的厂商——杜邦、钓渔线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钓力值的问题,这尾鱼究竟能否拉得起来?钓线会不会断呢?这是钓友最担心的问题。而尼龙钓线即使是在草创初期其钓力和直径之纤细都远在其它代用品之上、基于这两个缘故 使得欧美生产的约渔线、规格标示都以最实际的钓力值来计算。欧美的重量单位是磅,所以钓线的规格单位便是磅数制了。大约15年以前到钓具行买钓渔线,通用的称法只有磅数一种。如果您说要买几号的线,可能说了半天都没人听懂。
日本人是善于模仿的民族,科技发展也起步得很早,二次大战后更是急起直追,在四面环海的日本,钓鱼一直是传统休闲活动的重心。鉴于本上市场的需要,日本人也开始生产钓渔线了。由于日本属于岛国,内陆溪河短促,观少大鱼(世界最长河流是南美亚马逊河,出产世界最大的淡水鱼,长达4.5米;欧洲第二大河多瑞河出产1米长的骑鱼;日本第一大川利根川长320公里,出产最大的是1米长的草鱼,但草鱼是外来种,若是日本原产最大的淡水鱼,则是一尾90公分长的鲤鱼而已由此可知日本鱼产是不如欧美及中国的)。在日本的溪河垂钓,主要是30公分以内之鲫、蓟、鲇鱼。钓小鱼对线的钓力值较不讲究,被扯断的机会很少,线径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如果线太粗了,鱼吃饵时会产生戒心,迟疑不敢上钩。所以在日本垂钓要细线,不象美国人动辄使用数十磅的粗线,这是因两国地理环境不同而产生的钓具之差异。
选线须知:号数不等于磅数
刚开始制造钓线时,技术、机器都尚在起步阶段,由于模子的强度和精密度不大,线的粗细难以控制,而且油压机也不像今日般轻易即可产生数百吨的轧力,所以能将线做得很细实在不简单,做得越细的越可引以自豪。线的粗细要怎样标示呢?最直接的方法便是指出钓线横剖面的直径,但是其小数点太长经过业者统一制度标准,遂采用号数制,数字越大者越粗,越小者越细。一般从 0.2一直到 30号有29种尺寸。它是一种仅表示钓线粗细的单位,虽然钓线越粗时钓力越大(就同牌的同一级线做比较时),但是它的号数和磅数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没办法加以换算。
渔线市场混乱,选线尤须慎重
钓大鱼怕断线所以用磅数制度使之易于选用;钓小鱼怕鱼受惊得用细线,因此采取号数制供选择,这都是各得其所的权宜之计。如要钓取那些不大不小、生性多疑而拉力奇猛的鱼儿时,这些线便会产生令人头疼的问题了。原来磅数制的线只重钓力不管粗细。由于原料、配方、制造程序的不同,两种相同磅数(钓力)的线可能粗细有别;而号数制只管粗细不重钓力,两种同粗的钓线其钓力值却可能有天壤之别,这两种各取一隅的标示方式,造成了垂钓时莫大的困扰。有的钓鱼爱好者不明究理,便自作聪明地臆测凡是号数乘以2便等于磅数,于是造成钓具市场的混乱 卖货的也没几个识货的,便依样以讹传讹,弄到后来约线品质不分,致使成本高的特级线售价和低级品等量齐观。反正也无人识货,于是钓线市场上充斥着劣质、假冒的线。假线劣线一用便知,该牌便无人再买,最后造成某个时期(也许是一星期或一个月)某牌线突然走红售价直涨,但不久便因有人仿冒而销声匿迹又被另一种神奇制品所取代,可谓混乱不堪。 另外,有心钓鱼爱好者将一些优质线测出结果。
上品:均匀、细韧、透明度高
选鱼线除了要弄清楚号数、磅数的关系外,还可观察鱼线的品质。一般来说,良好的鱼线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条件:首先是粗细十分均匀,其次是又细又韧,十分柔软,摸起来手感很好。再就是透明度高,看上去发亮。那种看上去黄褐色灰暗、粗细不匀,硬而少弹性,摸上去粗糙的线必定不是好线。
对鱼线来说,透明度是非常要紧的。线的透明度高,鱼才不易看到,且鱼线在水中的阻力也相应要小一些,使鱼饵能在水里自然流动,鱼的上钩率自然也就高一些。垂钓高手用线,一般偏细。他们所用的母线多为0.6号(0.12mm)、0.8号(0.14mm)、1.0号(0.16mm)、1.2(0.18mm),而子线仅用0.4号(0.1mm)、0.6号、0.8号、1.0号几种。而很多钓手,动辄就买2号(0.225mm)、3号(0.30mm)线。普通池钓用5号(0.375mm),10号(0.52mm)线的也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