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点钓鱼的心德

  不知为何.在传统钓友里面,很多都是野钓爱好者.也许那是一种融入自然的情趣吧.当然,野钓也有野钓的烦恼.但那烦恼不是水广鱼稀的无奈,也不是路途遥远.条件艰苦的抱怨.这烦恼之一,就是野钓时,常常会闹小鱼.有时小鱼闹起来,让你手忙脚乱却又毫无办法,有时恨不得用竿子砸下去.真是指天恨地,好多钓友都曾不胜其烦!对于这一问题,钓友们一直进行着大范围深入的讨论,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的确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经过长期的总结,我也发现了一些抵御小鱼的途径,现将其中尚算有效的一法说说,与大家讨论.
  说实话,饵料是俺的薄弱环节,走到哪儿都用蚯蚓--—因为俺只会用蚯蚓.去年某天傍晚,去一通长江的水库钓鱼,摆摊打窝之后,一边不急不慢地上些小鱼,一边和临边一位钓友攀谈,得知他已钓了一天了,尚未获鱼.(水面很大,手竿靠边常有人整天放空),但十分钟后,窝内突然安静下来,我全神贯注,鱼竿陡然大弯.他跑过来帮我抄鱼,并问我的钓饵,得知我用蚯蚓后,他说这里小鱼太多,他不敢用蚯蚓?后来他拿了些蚯蚓去,不过我见他练了一会儿便换片子了.其实对那里的鱼我是用心观察了的,几乎能感觉到大鱼什么时候才进窝,什么时候吃钩,上鱼应该不算偶然,也许应得益于我对那里的鱼比较”了解”吧.
  对于小鱼的顽强和赖皮,大家是深有体会的,因此要想赶走小鱼,首先要知道小鱼最怕什么.经过长期地观察.分析.总结.结论是小鱼最怕大鱼.所以我要说的方法就是:等大鱼进窝,吓跑小鱼.大家先不要骂我卖陈醋,且听我慢慢道来.
  讲到这里就想多说几句.小时候,’有幸’赶上了那个年代的’尾巴’.那时,我们家住在村子西南角上,再外边就没有人了,都是茂密的树林,也有大片的荒地. 灌木丛, 据说是为了保持水土,还用飞机来播撒一种叫田青的植物,(有点象麻的,现在想来那玩意除了烧火或做篱笆外毫无用处),再有就是高高的荒草了.里面多有飞禽走兽出没.我们那时还理解不到大人的艰辛,倒是在这上面多了一些童年的乐趣.(现在,那片当年的荒侇之地,如今早已是人满为患了)
  那年代最大特点,就是粮食紧张.先是队里分粮,后来就是包产到户了,各家也有了自己的粮食,也可以养一些家禽家畜,养鸡是很普遍的,每家养个一二十只.不过全是散养的,它们自己找些草种小虫,有点自生自灭的感觉.最倒霉的就是晒粮食的日子,大人要忙活,看粮的任务大多有家中的小孩来担任,主要是防止鸡来偷吃(那时侯粮食的意义远比现在重大).不要以为这是件轻松活,那得时刻保持’警惕’!那些鸡偷吃起粮食来,脸皮厚的要命,前脚赶了后脚又转过来,有时腿被敲断了下次还来,真有点天不怕地不怕.就跟窝里的小鱼一样德性,急的你没有办法.就象有句话说的: 赶不走的家狗,撵不飞的家鸡!
  我家也养了鸡,平时一般是早上放出去,他们就到那荒野里自己找吃的,傍晚再回来.有一天下午,突然,只看见所有的鸡都贴着地面,伸着脖子,一路狂奔回来,我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更奇怪的还在后面,它们惊恐万状地窜回来之后,全部一头扎进草垛里,但整个身子全露在外面,有的还瑟瑟发抖,样子十分可笑,纯粹的顾头不顾腚!按说,即使它们受到什么惊吓,但已经跑到院子里,应该安全了,是什么让它们恐惧到如此程度呢?后来出去一看: 远远的天边,一只老鹰正在盘旋.那次,我真正理解了”天敌”的涵义.在自然界,天敌的力量有时是人类无法想象的.那时,民间还有个”九斤狸猫降千斤鼠”的传说,大概也说的这个意思.
  话又说回来.在水库边钓鱼的时候,经常能听见水面小鱼群哗哗散开的声音,有时还能看见小鱼小虾蹿出水面,四散奔逃,有的小虾甚至在水面表演三级跳,一个跟斗,然后跳 跳 跳………..当然,这些现象都很正常,一般谁也不会在意,也没空去追究到底是什么原因.直到有一次,我中了一条潜艇,那家伙在水里”犁地”,所到之处,小鱼小虾几乎都进行了全套表演.因为它们太小,所以我们在速度上感受不到它们的惊慌程度,但我想若不是极度惊慌失措,它们轻易是不肯跳出水面来逃命的.野钓中,很多朋友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小鱼闹着闹着,突然全部神秘消失!接着大鱼上钩.这说明,小鱼已经”望风”而逃了.
  说到这里,让我们来关心一下到底怎样才能让大鱼进窝吧.
  总的来说.这应该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想可以简单的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想办法.一是钓位:在一片水域内,的确会因为水深.风向 岸边地形. 水底底质情况的不同,而出现大鱼小鱼在分布上相对集中的情况,这需要钓者根据具体情况,再结合自己的经验来作出判断了.二是窝料,这方面各位也是各有高招,不再累述,比如可以加些各种大鱼偏爱的饲料,比如玉米面对鲤鱼,麦夫对草鱼,酒米对鲫鱼等等.但本人认为,传统法野钓,窝料还是素些好.
  经过长期的观察,这方面我也总结了一些片面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A在大鱼相对较多的水域,打窝后,一般是大鱼先进窝,没有了大鱼后(被钓光或跑了),小鱼才敢来拾烂窝;反之大鱼稀少的水域,一般小鱼先进窝,过一段时间后,大鱼才能瞅机会再进窝
  B在大鱼密度尚可的前提下,若是在新塘打窝,一般是大鱼首先进窝,比如散养浜里,老塘(常钓)一般小鱼先进窝,这就是有的窝内鱼是越钓越小,有的窝内鱼越钓越大(先小后大).
  C在打窝后,如果闹小鱼,若不是很凶的情况时,可以坚持钓下去,但切记提竿不宜过猛,其实很多时候大鱼不是怕小鱼闹而不敢进窝,而是被钓者不停涮水吓跑的.所以要控制好幅度,但是当抓到明显黑漂把握大些时不妨提竿,小鱼钓是一条少一条.这时的垂钓,主要目的是保持对窝内鱼情信息的随时了解,当有大鱼进窝或在附近出现时,小鱼就会消失.所以对闹窝过程中的突然安静,要格外小心!当然,如果小鱼闹的非常厉害,达到无法下钩的程度,可以暂时换窝,停一会再回来.
  另外想说一点的是,垂钓的确有很多技巧和诀窍,需要钓者不断地摸索和总结.掌握的技巧越多,在复杂多变的野钓中,你的应付手段就越多.同时,经验的不断积累,技能的不断提高,也可说正是钓鱼的乐趣所在.当然,这和迷信所谓的”秘诀”不同.尤其对于新手来说.不过垂钓中可以一步登天的’秘诀’,暂时好象还没有发现.如果哪位毛头新手拣到个’秘诀’,第二天便可所向无敌了,那样的话,我想钓鱼这项活动的吸引力和色彩就也会暗淡许多.这种事也许只有在武侠中才会发生,某个’有缘人’坠入山崖大难不死,误食了一颗红色野果,结果功力陡增60年,然后又在山洞中找到一套失传已久的武林密籍,练了十天八天爬上来,却发现武林之中已再无敌手了
  其实,很多的技巧也不是万能的,而且往往要在基础经验的配合下才能达到最佳的发挥.比如有人从竞技高手那里搞来了配方,结果发现同样的方法,结果却相差很远.其原因就是很多辅助的东西(基础经验)没法拿到.这和医疗上的”祖传秘方”有点相似,很多特效药和治疗方法并非一帖见效,药到病除的,而是要辅以许多基础常规或非常规的辅助治疗.有一次咽炎又发作,听说靖江附近有位朗中有祖传秘方,专治咽炎,且据说在远近一带颇有名气,便找了去,确实没费多少工夫,因为好多人都认识他.说实话,俺是直奔他那”祖传秘方”去的.出乎意料的是,他先开了五剤中药外加一些西药,吃了几天再去(效果不大),他才摸出了”秘方”,不过好象也没啥效果.对人家的秘方,俺不好说什么,说不定人家真是祖传的呢!但这件事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秘方往往也不是万能的.二就是即使有了秘方或秘技,但基础技能的辅助作用不可少.在钓鱼上,就是即使有了一些诀窍或技巧,但绝不能忽视基本功的作用,仍要勤于练习,悉心总结
  我觉得钓鱼倒是有点象求学的过程,要踏实地积累知识(经验),灵活地提高能力(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