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悬坠钓组钓鱼,总是先上小鱼,而且没有办法驱赶它。有人说是钓饵雾化引起的,用硬饵、大饵钓迟钝,问题就解决了;有人归罪于浮标,说细标尖的浮标过于敏感,改用粗标尖浮标可以把小信号过滤掉。请问哪种说法正确?
钓鱼心态与浮标的运用
在现代钓鱼技术中,铅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悬坠钓法用浮标把铅坠提起来是为了减少鱼吸入钓饵的障碍,与此相对应的就是大坠用大标,小坠用小标。然而为什么用大标,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认识的。比如走水,一个传统钓手懂得添铅皮,添到铅坠不走,浮子就停住了。悬坠钓组是二力平衡,坠标联动,加铅皮到铅坠落底,浮标也停住了。从最后结果看,两者一样,都是以铅坠增重来限制浮标移位,但从鱼咬钩需要克服的阻力来看,两者的差别就大了。在传统钓组上,铅坠增重意味着鱼要牵动或提起铅坠的阻力增大,如坠重从3克增加到3.5克,鱼就得花不少于3.5克的力气才能移动铅坠。悬坠钓组在添加铅皮前先实现了二力平衡,坠重被浮标的牵引力平衡,如3号浮标的吃铅量是3克,坠重被浮标平衡就是零阻力,添加0.1克铅皮,铅坠下沉水底,对鱼来说,只须克服0.1克的阻力,浮标就有了反应。
在水库钓鱼和池塘一样,先调标、再找底,但抛钩一定要抛准。之所以出现一竿见不着标,一竿又全冒出水,都是抛钩不准引起的。水底是斜坡,往前5厘米会深许多,偏了5厘米,钩落在凸起的岩石上,时深时浅与钓饵和浮标无关。
两个人在水库钓鱼,可能悬坠钓组不如传统钓组钓得多,因为悬坠钓组都是小动作或者有 动作提竿无鱼。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心理不稳定。
传统钓组是瞄着大鱼来的,饵大,坠重,小鱼吞不下饵、牵不动坠,能产生信号肯定是鱼衔住了钩,虽然提竿次数不多却竿竿中鱼,这是应该肯定的。悬坠钓组大小兼顾,只要有鱼咬钩浮标都会反应出来。然而水库钓鱼是没有具体对象的,想发挥悬坠的优势,既钓大鱼又钓小鱼,在线组和钩型的选择上就出现了比钓大鱼的线细,比钓小鱼的线粗,钩也是这样。这种介于两可之间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呢?1.小鱼吞不进饵,标尖升降频繁,却没有确切的动作;2.大鱼吸进了饵,却又能吐出来,信号稍纵即逝,难以把握。要想双丰收,我建议在有时间的前提下专钓大鱼,不要看到别人上小鱼就按奈不住,如果控制不住,那就放弃钓大鱼, 换小钩细线。期望大小兼得,实质是心理不稳,浮躁。
我在秦皇岛第五届“海狮杯”最后一轮钓混合鱼的比赛中就差点吃了大小兼顾的亏。由于第一天的3场比赛都是上几尾鲫鱼后,来条鲤鱼,钩用4号袖,子线0.6号可以鲤鲫兼顾。第二天,回锅鱼多了,鱼吃饵的动作变得非常微弱,一吸就吐,隔几分钟又能发现鲤鱼进窝的迹象。当时,我用的是袖钩3号,子线0.4号,攻鲫鱼。看到鲤鱼搅起的浑水心里一直想换线组,但看到隔了两个钓位的邓刚稳笃笃在钓鲫鱼,心里就平静了。钓鱼只能保守,想大鱼又想小鱼,是钓不好鱼的。在复杂鱼情中只能以一种鱼为主。大小兼顾是野钓钓手的普遍现象,也正因为这样,才有了对钓组的疑惑,其实与浮标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不管标多大,调标都是二力平衡,问题是如何运用上把握不准。许多人认为,钓大鱼的饵应该硬一点,但硬到提竿把饵从鱼嘴里拽出来,能怪浮标吗?
老年人不服老,想钓大鱼,但视力不行了,看不清标尖,揶揄悬坠钓法是钓小鱼专用。接受新事物快的老人发现悬坠钓法可以及时反映鱼讯,但标尖太细,既然调标都是二力平衡,那么用粗标尖的浮标也不会不合适。同样,一些用超长钓竿的朋友也认为,抛钩远,标尖应该粗一点。我理解这些想法,但要提醒大家注意,在相同调目下粗标尖和细标尖浮标的差别是很大的。1.加粗的标尖都是空心,同样调4钓2,细标尖浮标搓小饵就能找到底,抛钩是两饵触底;拉饵,上饵轻触底,也可能是离底,但下饵触底是可以从标尖上反映出来的。线组相同,换粗标尖浮标可能会找不着底,特别是饵比较松散的时候,两钩下沉中失去的饵重相当于入水前的2/3,两饵始终悬着,还怎么钓大鱼,恐怕连小鱼也难钓着了。2.标尖粗了,排水量就大,而且浮力增大了。同样调4钓2,在细标尖浮标上出现的动作是下挫2目,在粗标尖就只会有半个黑格,如果你调标粗糙,调的是4目阳线下,水平线上面有窄窄的黑印,标尖下蹭半个黑格是看不出来的。因此,在细标尖浮标调4目的时候,粗标尖应该调2目,目的是减少体现在标尖的“剩余浮力”,减轻鱼吸饵拉动浮标的阻力。但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公式,经过测试和同细标尖浮标进行比较,直径1.2毫米的粗标尖,其2目“剩余浮力”相当于细标尖浮标的7~8目,甚至更多。老年人视力衰退是不可回避的,因为看不清标尖动作而用粗标尖浮标会使你放弃许多中鱼机会,这是没有办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