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浮标详细介绍,现在的浮标尾越来越长了,记得从前的几目,变成现在的七八目,甚至十几目也不为怪。
尤其现在的实心尾浮标目普遍很长,当然自有它的道理。比重在1.1~1.2之间,用碳纤维或尼龙材料制作的实心标尖越长,重量越大,所以实心标尖都做得很细,视力差一点的人要看清七八米以外、直径0.7厘米的标尖实在吃力,但视力佳者欢迎长标尖。2002年6月,着名钓手关秉宏在常州参加比赛,在知道奖品中有浮标后,他问:是不是加长标尖的? 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他说:长标好,信号大、捉得准。六十开外的人,青睐细长标尖,说明长标尖在给视觉带来困难的时候总有某种优点让人割舍不了。
最早,浮标都是用木材制作的,后来不同的材质参与进来就有了比较。孔雀翎浮标标身瘦长,是娘胎里注定了的,就是不去皮也不能做得很粗。然而,身瘦而轻飘就不协调了,下行迟缓,在水的波动中不断摇晃,受风力影响稳定性更差,标尖因水面张力的缘故,翻身慢,两饵触底还会形成反弹,所以它适合钓底和对付泳层稳定的鱼改用巴尔杉木后,标身的形状可以任意放宽、拉长,于是为适应不同鱼情而在浮标的外形上有了更多变化。这种木材轻而蕴含着更大的上浮潜力,而且做成浮标后有挺拔的外形,克服了孔雀翎浮标标身细软带来的缺点。然而,它在外形与孔雀翎浮标相同时,安一个空心短标尖后就出问题了:同样调4钓2,孔雀翎从翻身到就位2目如果是3秒钟,它只需要1秒钟,行程加快使应该表现的鱼讯迅速逃逸。于是,改善标尖就有了11目,随形状的进一步改进,标身胖而短,标尖就短一些;标身越是瘦长,标尖也往上长,13目、15目都是因为由标身的下行速钓决定的。实心标尖的比重大于水,岂不是加快下行?其实这个问题在设计中已用足够的上浮力解决了。
实心标尖很少出现在孔雀翎浮标上,加长就更不用谈了,这与标身的有限上浮力和惯性是联系在一起的。空心短标尖浮标抛钩后,其瘦长标身形成的下行惯性会使标尖沉过头1目或半目,如调4钓2,标尖会先下沉到1目,再慢慢回升到2目。如果本身就是钓1目,甚至平水,那么沉过头就成了负目,在此瞬间有鱼咬钩,这个动作就看不出来了。拉饵的出现,特别是钓一标深技术流行之后,浮标的不稳定性和惯性造成的模糊信号成了横亘在钓手面前的一道坎。怎样越过它,靠什么将模糊或者隐蔽的信号放大?在竞技钓手思考着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运而生的巴尔杉木浮标一出现就以实心长标尖为特征,并在拉饵钓法中得到确认。抛钩后浮标反弹,这个在实践中需要靠经验解决的问题在长标尖浮标上变得简单了。由于实心标尖成了加在浮标上一个重量,在成为浮标整体之后是依赖浮标的升降而显示动作,所以在拉饵钓浮时定位极准,并有足够的空间来体现和表达很轻的重量。以1号袖钩为例,拉饵钓浮在空心标尖最多只表现1目,而同样饵重在实心标尖却能压下2目,浮标的升降潜力增大了。
钓目高低会影响浮标的稳定性,如7目的孔雀翎浮标钓4目,来一阵风浮标就晃动了,所以很少有人用它钓4目。孔雀翎浮标的基本调法是调4钓2,也是考虑了稳定的,标尖露出水面2目,风的影响减小,浮标的稳定性就提高了。巴尔杉木浮标在采用稳定结构时已考虑了长标尖可能产生的摇晃,所以只出现在标身瘦长的浮标上,但这一考虑在钓手却是从翻身快,下沉慢,以及行程长的特点去认识的。例如两款钓鱼郎“舞姬”中,粗身长竹脚,标尖长15厘米,10目;瘦身短竹脚,标尖长15.5厘米,11目。前者一翻身就站直,标身不露而直接让标尖体现鱼讯,适合速钓拉浮;后者翻身也快,但站直时标身肩部露出水面,如果是拉浮钓法,则在坠达标脚下方垂直位置前出现的截口鱼讯是不容易把握的。然而,拉饵钓底就不同了。在铅坠摆至标脚垂直位置时,标肩的上浮力会使坠的下降放慢,于是没有减速的两饵超过铅坠,到行至坠的下方就加快了标尖的下行。在此行程中,标尖越短,就位越快,反应鱼讯的机会也越少,长标尖行程长,能将离底20厘米的任何动作都反映出来。
由拉饵钓浮到拉饵钓底,都是以轻饵来适应鱼情,但在回锅鱼的干扰下,长标尖的麻烦也多了。先看钓浮,抛钩就有鱼讯,标尖的下挫幅度挺大,但十次提竿只有两次中鱼;再看钓底,标尖窜得很高,提竿无鱼。然而,这类鱼情遭遇空心短标尖浮标就老实了许多。什么原因?长标尖能放大鱼讯,还因为抛钩后风线下垂水中,而且每抛一竿的下垂程度都不一样,标尖被下垂的风线压下1目、2目是常有的,就是用了支架,在浮标的惯性作用下,标尖会被水“吃掉”1目或半目。当同一钓点存在着不同鱼情,鱼的大小、袭饵快慢、吞饵强弱处于变化中的时候,被风线压下和被水吃掉的标尖刻度不是被释放,就是加剧了浮标的运动。因此,有人对长标尖存疑,钓浮时改用空心短标尖浮标。然而,在钓技创新中探索长标尖,把握其运动特征更是大有人在。如丛杰在用标尖长13.8厘米的3号“飞”完成调标后,应对底层鲤鱼和大鲫鱼是再把浮标向上推2目;吉彦军在拉饵钓浮鱼讯混乱得理不出头绪时,改用搓饵钓浮等等,都是感受长标尖而采用的避虚就实措施。